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 打造“粤菜名城”安全品牌

导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最贴近自然的食材——农产品,质量安全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然而,在有着“中国粤菜名城”之称的佛山,农产品安全俨然已成佛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安全却成为佛山农业的一大品牌,这绝非偶然。因为这一品牌效应的背后,是佛山各级农业部门协同众多农业相关企业,立体化全程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缩影。近年来,佛山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在今年农产品省级监测数据中,我市交出了各项农产品合格率均处于96%以上、部分主要农产品合格率持续保持100%的满意答卷。

  粮油、蔬菜、豆制品、瓜果、食用菌、茶叶、生鲜乳、畜禽……依靠种植、养殖、采摘、捕捞而形成的,未经加工或者经初级加工而形成的天然农产品更接近自然。然而,这些从田头走上餐桌的农产品,如何保障质量安全?

  有着同样疑问的市民亦有不少。老佛山梁健华就深有感触:佛山在市外建设的农业园区我还是比较信任,而在佛山本地种植的农产品,不少就在工业区旁边种植,怎么保障这类农产品安全、高质?

  的确,在社会财富高度集聚的今天,市民不仅仅关心“吃得饱”,更关心“吃得好”、“吃得安全”。这一全国性的问题在佛山来说,农产品安全的重担依然。即使在我市成功申报“中国粤菜名城”后,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刘秀军盛赞佛山美食“闻着香,看了嘴馋,吃了就知好味”。但佛山美食的口碑,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因素依旧是安全。

  据了解,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佛山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依旧面临诸多挑战。在今年上半年农产品抽检监测发现的不合格样品中,仍然存在着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等问题。而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量大分散,资本小,农业企业的资本实力与运作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有关制度措施落实难以到位。与此同时,部分区、镇农检机构检测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个别镇级检测机构甚至停止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与检测体系仍不完善。

  如今,来自市民餐桌上的需求迫切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保证。

(来源:佛山日报)

  走在佛山,你或许会不时地发现农贸市场内设便民的“菜篮子”基地直销店的影子,配合醒目的标识,甚至还可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找到相关农产品的溯源信息……这些亮标经营的“菜篮子”基地直销店(点)在全市达58家。基地直销店(点)都按要求张贴和悬挂统一标识,并在包装袋上张贴带有溯源信息二维码的标识牌,实现亮标经营。

  今年以来,我市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基地认定和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扩数量,新认定一批“菜篮子”基地;二是提质量,开展“菜篮子”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三是活流通,扶持“菜篮子”基地直销店及运输车辆建设。规范生产、产销对接、“封闭”运输等种种措施,不但从源头上把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还解决鲜活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菜篮子”产品流通效率。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梁城坚说,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

  此外,在推进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上,佛山不遗余力,并展开多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梁城坚说,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部门部署开展农药和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生猪屠宰等7大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7853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畜禽养殖、生猪屠宰等企业5350家次;立案查处案件72起,2宗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正是由于有了足够的底气,2012年和2013年,佛山开创全国先河,以“安全食用农产品”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两届安全食用农产品博览会,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追捧,总入场人数超过70万人次,现场交易金额约4000万元,擦亮了佛山“安农博会”的品牌,树立了地区的良好形象。

(来源:佛山日报)

  均安蒸猪、伦教糕、大顶苦瓜、三水黑皮冬瓜……一个个耳熟能详、享誉全国的农业品牌就诞生于佛山。然而,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农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却不能绕过农产品的核心——安全。

  佛山获评“中国粤菜名城”,为发掘粤菜经典菜品、传播粤菜历史文化,打造佛山新的美食城市名片有了新的抓手。从此,弘扬粤菜文化,推动粤菜发展有了更有力的、更大、更好的着力点。

  而佛山力抓农产品安全、多渠道打造佛山农产品安全品牌则为佛山整体农产品体系建设和品牌铸造提供了机遇。佛山农产品安全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谋划系统性、综合性、有保障的一套机制,而安全也必将成为佛山农业最深厚、最亮丽的一抹底色。

  如何“落实省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实施意见”,被纳入佛山市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工作重点之中。这样的从源头把控、全流程监管、多渠道整治行为,也为佛山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样板区提供条件。今年7月份,高明区正式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单位。

  今年3月10日,副市长王玲在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必须高度重视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工作并有序推动,通过流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起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防堵肉食品质量安全上的漏洞。

  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路上,佛山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安全品牌道路。而这样的品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又反过来倒逼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安全正成为佛山农业一层深深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