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冷空气的出现,佛山的天气开始有了一点秋意。天气转凉干燥是秋天的特点,而这也是人的咽喉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
脾胃虚弱易引致慢性咽炎
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黄东辉主任中医师介绍,咽喉上与鼻腔口腔相通,下为呼吸食道入口,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必经之径,既有吞咽及呼吸功能,又有保护与防御作用,所以咽喉非常重要,素有“要塞”之称。除了本身的炎症以外,若是鼻部、胃食管及肺气管等处患病,都可以引起咽喉不适。如慢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以引起口腔异味、咽部异物感、咽痒咳嗽、咽敏感干呕等不适,时间长了,可能发展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在中医范畴中属于“喉痹”,主要表现为咽痛、咽干咽痒、异物感、咽部红肿敏感及咽喉有颗粒状突起等临床特征。起初发病多有感冒,后逐渐表现为反复咽部不适。
黄东辉表示,很多患者都长期受到慢性咽炎困扰,寻求良药无果,常有经过反复治疗,服用很多中、西药却效果欠佳的患者前来就诊,把中医当成最后希望。此时,病人患病时间长,服药也多,甚至误用过于寒凉之品,往往脾胃功能都较为虚弱,而脾胃虚弱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在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时均以顾护脾胃为本,健脾益气,加上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兼顾祛邪发表,使正气得生,外邪得去。可加以中医针灸穴位等方法。
黄东辉指出,临床上,慢性咽炎还常会与反流性咽炎混淆。反流性咽炎是因为食管连接胃部之间的约束功能障碍引起了胃部的内容物反流,以致食管及咽喉部损伤。常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咽部异物感、声嘶、慢性咳嗽及反复清喉等,典型的胃酸反流及烧心感却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反流性咽炎属于难治性咽炎,有些患者一直被诊断为慢性咽炎,但按照该病治疗后症状却改善不明显。对于该病的治疗,使用西药质子泵抑制剂配合中医的健脾疏肝法,辨证使用方药同穴位一起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同时又减少复发。另外,除了使用药物以外,平时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十分重要。
少吃热性食物,多吃应季蔬果
黄东辉建议,在饮食上,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导致消化吸收变差,体质变差,容易感冒,加重咽炎发作。因此,日常应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煎炸、过热、过硬、过咸等饮食,以免使咽部黏膜经常处于充血状态,加重咽部不适。建议多吃含维生素及营养高的食物,少吃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火锅、花椒、胡椒等;戒烟戒酒,多喝水,少喝咖啡、可乐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饮品。慢性咽炎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不良或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导致顽固不易治愈的慢性咽炎,因此,指导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有效预防慢性咽炎的发生。
秋季天气干燥,很多慢性咽炎的患者会出现咽干咽痒及咳嗽加重,此时可多食用应季蔬果,如雪梨、大枣、山楂及板栗等,可润喉利咽、补益脾肾、开胃消食。平时可炖服百合雪梨汤、山药炖排骨、贝母炖鸡等以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化痰利咽。
黄东辉提醒,很多慢性咽炎的患者喜欢服含片,但也发现有些病人含服后症状没缓解,反而加重了。其实许多喉片有薄荷及冰片等成分,这些中药会刺激胃酸增多,进一步加重胃食道反流,导致本身有反流的病人咽喉症状加重。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含片的。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通讯员潘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