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多喝酸奶 以防胃部“闹情绪”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7-09-27
分享到: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今年由于中秋与国庆假期重叠,假期长达8天,人们又忙着计划不同的假期计划。专家提醒,节日玩乐要有度,不论是趁着假期在家休息的还是外出旅游观光的,都要注意保健,做好措施,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预防旅游途中出现的“旅游病”,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国庆假期。

  出游常备药品要带上

  “出游到异地,水土不服、吃喝无度,休息无规律,往往是出现肠胃不适最多的。因此,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乱吃街边摊档没有卫生保证的食品。饮食还应以清淡为主,对于一些劲辣重口味的食品品尝一下就好了,慎食。”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李晓红主任指出,很多市民会选择在十一期间出游,而在各种“旅游病”中,旅游性腹泻是最为常见的。建议体质弱的可带一些益生菌,或旅途中多喝酸奶,同时,携带一些调理肠胃的药品,如保济丸、黄连素等。

  李晓红表示,每次国庆假期结束,医院门诊的急性肠炎、腹泻、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胰腺炎病人都会增加。秋风起,蟹脚痒,还有一些人旅游专门到海边去玩去吃海鲜,吃虾蟹,现在正是吃蟹的好时节。但是,蟹是高蛋白食物,过敏体质要尽量少吃,因为吃蟹容易引起‘肠过敏’,容易拉肚子。秋季吃蟹,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一只。尤其是老年人,在旅途中除了饮食要清淡,还要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少吃油腻食物。

  出游在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李晓红主任提醒,出游的市民不要为了美景而过度劳累,尽量安排好行程,不要太舟车劳碌,留些空当时间休整,以免过度劳累出现不适。而秋季天气变化大,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变化情况,带足衣服,预防因天气突然变化而引起感冒等。带孩子外出旅游时,还要特别做好保健措施,孩子最容易患感冒、腹泻、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李晓红建议,市民出游前最好带上一些易发疾病的常用药,以防小外伤或感染疾病,如黄连素、创可贴、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等。有老人同行的,老人在旅行前最好进行体检,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咨询医生看是否适合长途旅行,并最好有人陪同照顾;在旅途中,除了要携带平时需要服用的药物,还要带上感冒、腹泻、止痛之类的药物;需要携带急救药的老人一定要带上急救药物。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邹敏超主任更提醒,一些出国游的市民一定要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如会出现一些流行病之类的,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免感染。尤其是前往东南亚旅游的市民一定要注意,准备一些药物和注意事项,尽量不要到草地和树林里,穿浅色长袖衫裤,预防蚊叮虫咬,还可擦些蚊怕水等。

  假期别乱“开大餐”

  国庆节期间,亲朋聚餐是常事。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周佩明副主任医师指出,节假日也是最容易出现饮食偏食情况的时候,食品往往存在“高脂、高糖、辛辣”等现象,所以长假期间还需注意合理的饮食。

  周佩明表示,长假期间的饮食首先需要注意主食和副食平衡,所摄入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不应超过植物性食物,因为主副食比例适当是营养平衡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还需注意荤素搭配,掌握好膳食的酸碱平衡。很多市民平时饮食清淡,而节假日聚餐时,鸡、鸭、鱼、肉堆满桌。大凡富含蛋白质的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均属酸性食物,过多食用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呈酸性,遂令人倦怠乏力,重则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欲避免上述状态,就必须增加蔬菜、瓜果、薯类、菌类和茶等碱性食物。此外,市民在吃饭前切勿空腹喝酒。喝酒的同时最好吃些碱性食物蔬菜,以减轻肝脏的负担。醋拌凉菜以及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可起中和作用,让水果中的糖分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由于暴饮暴食、过贪过饱可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每当逢年过节,医院内此类病人更会陡增。因此,周佩明建议,十一期间应注意少吃腥荤,多吃蔬菜,多喝茶水,也可多吃新鲜应节水果。并注意肠胃,少喝酒抽烟,不要为了过节而忽视了身体的承受力、压力。特别是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过节饮食不要有大的改变,应保持和平时一样,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一些有益的体育锻炼。

  周佩明还提醒,市民在十一期间还需注意自我调整,以减少节后综合征出现的几率。很多人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而到了上班的时候,又突然投入到工作中。其实生物钟一时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神经一时也难以适应,遂产生恐惧心理,而出现节后综合征。要有效避免假日综合征,在放假前做出一个科学的活动安排方案或作息时间表是首要之事。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通讯员严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