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月饼消费也进入高峰期。日前,禅城区食药监局开展了月饼生产企业节前专项检查行动,并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选购、贮存、食用月饼,尤其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上的“自制月饼”,要注意其保质期和运营资质。
散装月饼最好现买现吃
消费者首先注意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月饼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散装月饼有无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月饼保质期一般在45天~60天左右,当气温超过30℃,未经过单个包装的月饼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天。对于真空包装类月饼,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食用。散装月饼注意适量买入,最
好是现买现吃,避免月饼变质。
在食用卫生上,食用前应洗净双手,防止病从口入。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月饼。
网购小心“三无”月饼
近年来,除了实体店的传统月饼外,朋友圈自制个性化月饼也卖得火热,它们大多标榜“手工DIY”“用料新鲜卫生”“纯天然无添加”“私人订制”,有的卖家还将自己制作月饼的用料、过程拍成照片或视频发到网上,给顾客来个“定心丸”。
然而,微商做出来的月饼大多是食用袋直接包装,然后出售,包装上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以及食品标签。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月饼包装上应明示生产企业全称和详细地址、产品执行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配料表和净含量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目前主要突出对商场、超市等流动领域的食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至于家庭自制的食品暂时没有监管。不少微商、网店的产品都是手工自制,其中一些微商甚至没有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资质,本身就属于无证经营,甚至无法抽查。
因此,在挑选月饼时,要认准正规厂商,尽量找具有正规运营资质、信用评价高的网站和商家购买。如果一定要通过微商购买手工自制的月饼,购买时还要确认月饼的保质期,尤其是一些现做现卖的月饼,更要确认寄送时间,以防过期。此外,还应要求商家出具相关有效票据,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便于日后维权。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