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象?一群老人手里拿着一些鸡蛋、面条,高兴地从某个地方走出来,期间还互相邀约明天再来领取。打听发现,原来他们刚参加一场保健养生讲座,只要听完讲座,现场就可以免费领取礼物。
小编提醒,保健食品营销欺诈手法多,请提醒身边老人注意防范。
以关爱老人健康为名博取信任
通常,诈骗分子会在超市门口、菜市场周边等老人较多的地方派发传单,并称“举办健康知识(或产品宣传)讲座,参加还能获得一份小礼品”。讲座上,所谓的“专家”会口若悬河地介绍公司某种产品的神奇功效,而且赠送每个来参加讲座的人几个鸡蛋。
在这之后,骗子会告诉老人,每天都会定时开办讲座,既可以学习健康知识,又有小礼品拿,而且骗子态度很好,很快赢取老人的信任。
在博取老人信任后,骗子就向老人们推销另一种活动,例如交100元“诚意金”能领取“保健品”,并且“诚意金”第二天原数返还。连续几天后,参加过讲座的老人对此深信不疑。
又过几天,公司承诺会有更大力度的“回馈”,这一次的金额往往比以前翻上好几倍,少则几千,多则上万,附赠的礼品也更多了。但过后,陆续有老人发现,他
们花几千上万元购买的“保健品”,市场同类产品只需几百元,赠品也不值钱。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但这时骗子多半人去楼空。
应到正规店铺购买保健品
除了以上招数外,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忽悠”老年人上当消费,还搞出了免费旅游、聚餐、体检等花招。因此,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消费者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场、药店或专卖店购买保健品。不要轻信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
二、购买时除了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外,还要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妥善保管好购物发票或相关凭证。
三、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购买保健食品。若是自行购买,购买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注意产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
四、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可替代药品使用。
五、消费者如果发现涉嫌违法生产或经营保健食品的,请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举报电话:12345、12331。
近日,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全市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推进会。市食药监局局长王培星提醒,保健食品目前只有27种功能,且每款保健食品产品只能声称拥有1~2种保健功能。市民购买前应认真查看并核实,如有问题请投诉举报。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