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时许,在文竹路食品流动摊贩集中管理区,摊贩们正在为食客制作美味早餐。
自《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实行以来,高明区市场监管局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着眼各镇街实际情况,以点谋局,以局谋势,成功探索出一套可行性足、高效性强、共享性高的食品流动摊贩管理模式。如今,该模式已在全区各镇街全面推广,成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中的又一“高明经验”。
疏堵结合 餐饮环境大变样
从过去的脏、乱、臭,到如今的洁、齐、美; 从过去的交通堵塞点,到如今的大道通罗马; 从过去的食品安全隐患点,到如今的食品流动摊贩管理示范区……通过一个多月的食品摊贩集中管理实践,原本困扰文竹路周边群众生活的“走鬼档区”摇身一变,成为了客似云来、管理规范的卫生美食街,形象焕然一新。
这一切得益于区市场监管局对食品流动摊贩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时间轴倒退到今年5月,这个片区因集中了大量餐饮流动摊位,被贴上了“脏乱臭”“无牌无证”等黑色标签,导致道路堵塞、街道污染等问题出现。
为打破乱象格局,规范餐饮流动摊贩管理,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实地调研、试点运行,逐步摸索出由政府指定经营,第三方日常管理、监管部门统一督查的“高丰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推广。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群众反响好坏成为评判治理有效与否的晴雨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作,“高丰模式”不仅让商家生意增收,还使市民饮食及出行质量得到保障,更提升了街道环境,产生了“一步妙棋,满盘皆活”的治理效应。
来自湖北的外来工平事茂万万没想到,原以为会增加经营成本的食品摊贩集中管理模式,却为他的生意带来了增收。“要取得许可证才能进驻经营,减少了很多竞争对手,道路堵塞问题解决了,愿意来帮衬的顾客也多了。”平事茂表示,尽管进驻集中区域需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管理模式却为他保住了客流量。
“以前这边路很堵的,车多人多,遇到下雨天,会有很多积水,混杂着油烟味。”在文竹路片区工作了8年的陈慧敏表示,经过规范管理后,集中经营区的面貌完全变了样,她的消费信心提升了,“吃得放心很多。”
三方联合共建 实现投诉清零
在“高丰模式”的管理下,一辆辆专属于食品小摊贩的卫生餐车,取替了以往无规范的烹饪车,让食品摊贩告别了以往“脏乱”的形象。此外,专门保洁人员对经营场地实行“每日一清扫,一周一大扫”的卫生清洁,确保场地整洁。
全新不锈钢打造的餐车小巧玲珑,让人感觉焕然一新。集中区域内的餐车空间被充分利用,有效划分成烹饪、材料放置等区域,变身成一个个小型的“阳光厨房”。餐车车身还张贴着摊贩的《广东省食品摊贩登记卡》、食品安全承诺书以及高明区食品摊贩“六统一”管理规范等食品安全信息。经营者的食材原材料购入,皆要进行登记录入台账,不得违法使用不合格食材及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摊贩集中管理上,以准入口为击锤,以管理口为枪管,以监管口为子弹,是区市场监管局直击病灶、刮骨疗毒的制胜之枪。“任何进驻食品流动摊贩集中管理区的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健康证、从业培训合格证,才能获得食品流动摊贩经营许可证,才有资格进驻经营。”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冼伟明介绍,进驻商家必须依法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一旦发现存在超界限经营、非法使用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执法部门都会依法取缔。”冼伟明说。
合则强,孤则弱。事实上,“高丰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三方联合共建的创新管理机制,即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第三方管理公司通过明确职能范围,各司其职,各尽所责,科学化、高效化进行食品摊贩集中管理。其中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内在管理,把控进驻准入口及食品安全质量关口,对进驻商家资质进行审查,对商家食品安全质量进行监管; 城管部门负责场所外围规范治理,依法取缔违法占道经营、打击影响市容市貌等违法违规现象;第三方管理公司负责卫生清洁、日常管理。
三方联动,发生了妙不可言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了疏堵结合的可持续管理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区交通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城管直属执法分局局长谷长云表示,经过一个多月的有效整治,该区域因噪音、交通堵塞等乱象而产生的投诉已有所下降,11月暂未收到市民投诉,实现了投诉清零。
创建食安示范城市 优化社会共治格局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区市场监管局以见微知著的敏感嗅觉和集成能力,将实践探索、基层经验加以整合提炼,形成新思路、新办法,创建出疏堵结合、以点带面的新型管理模式,编织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食品摊贩集中监管网络体系。
目前,全区共建成食品流动摊贩集中区7个,其中荷城、明城、更合各设置了2个集中区,杨和镇设置了1个。全区已有117个商户进入集中区经营,实现了镇街全覆盖。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区市场监管局坚持社会化治理思路,以食品安全质量提升,优化社会治理格局。引入第三方管理的非盈利模式运作,有效解决了场地硬底化、水电设施配备等后勤保障问题,明确了摊位承租、秩序管理、卫生清洁等日常管理主体责任。通过多方联合共建模式,食品流动摊贩消除了经营费用过高的顾虑,以往倾向于“打游击战”的观念得以根除。
“以较低的经营成本、较合理的选址吸引流动摊贩合法经营,并予以有效管理与监督,这是我们破解食品摊贩乱摆乱卖泛滥难题的突破口。”区市场监管局常务副局长祝德辉表示,目前,区内食品流动摊贩集中管理实践效果好于预期评估,部分原先持观望态度的食品摊贩亦积极提出申请,主动配合软硬件改造,争取入场资质。
这一效应,不仅缓解了食品摊贩当中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还满足群众食品安全消费需求,更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正值全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关键期,推进食品流动摊贩管理不仅是高明区“创城”的重点工作,更是亮点工作。
下阶段,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把社会共治、“互联网+”等创新治理元素,融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当中,让监管更科学、更高效、更有力。通过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安全监管环节紧密相连,区市场监管局将升级打造全方位智慧监管链条,深化长效机制建设,为广大群众筑牢食安之墙,捍卫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陆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