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御寒市民有哪些妙招?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7-11-23
分享到:

  11月22日,市民在三水一家超市选购进补食材。/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陈国飞摄

  强冷空气来袭,三水气温“大跳水”,连续多日低于20℃,市民纷纷裹上厚厚的冬装御寒。然而,纵使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北风呼啸,寒气依旧无孔不入,更有市民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

  对于御寒,不少市民在菜市场找到答案,他们“以食御寒”。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在三水大大小小的菜市场、超市,羊肉、狗肉、火锅底料等“暖胃”食品备受市民青睐,市民各有妙招应对寒冷。

  “进补”食物走俏

  “天冷了,买几斤炖一下,吃了整个身子暖乎乎的。”昨日下午15时许,市民李女士来到西南市场一个羊肉档,对着挂在档口的一排排羊腿、羊腩精挑细选之后,购买了3斤羊腿肉。

  西南市场的羊肉档近日生意不错,档主忙着剁肉,买肉的市民在一旁围观的场面时常可见。“这一个月买羊肉的人明显增多,周末的时候生意还会更好一些。”一位档主说,对近日的销售情况颇为满意。

  在文锋东路一家大润发超市,店里专设了一个区域销售核桃、雪耳、红枣、枸杞、龙眼等干货,上方挂着的招牌写着“冬令进补”几个亮红色大字,甚是醒目。“听说核桃营养价值很高,温肺润肠、补气养血,现在吃水果又觉得太冷,吃核桃刚刚好增加热量。”陈伯挑选了一袋核桃,向记者说道。而刘女士则被多种汤料吸引,淮山、枸杞、红枣、党参……一一挑选到菜篮子。她说:“这几天降温,家人都说手脚太冷了,今晚买只乌鸡煲一下汤,给家人补一下。”

  而火锅底料、肥牛、肥羊、其他配菜等区域,也有不少人扎堆。“最近都很少炒菜了,因为放桌上很快就会冷,所以都是打火锅,新鲜热辣,好舒服。”吴先生是一位建筑工人,平时经常要露天工作,下班时间就唤上几位工友到市场买菜,准备用一炉热腾腾的火锅缓解一天的疲劳和寒凉。

  “现在这个季节,茼蒿、芋头、番茄、萝卜、粉葛种得比较多,上市了也很好卖。”菜农梁小姐表示,“而绿叶菜,像生菜、油麦菜、菠菜也一直都很多人买,不过很多顾客都说是用来打火锅。”

  秋冬进补要适度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吃腊味、羊肉、牛肉、狗肉,打火锅等冬季饮食方式越发普遍,以此御寒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但是,“以食御寒”也并非百无禁忌。

  三水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赵敏表示,秋冬季节,天气偏干燥、寒冷。不少人会感觉到手脚寒凉,因为手脚都是末梢的地方,血气比较薄弱。中医讲究秋收冬藏,到了冬天,身子一定要养要补,尤其要注重养肺、养阴、养肾。秋冬时节食用清润滋补的食物更好,市民适量食用羊肉、狗肉、鸭、鹅、牛肉等;蔬菜则可以选择萝卜、芹菜、莲藕等。

  “但是,也不能太补!”赵敏提醒,“很多人讲究秋冬进补,大量食用太燥热的食物,相对来讲到了春天会诱发其他的疾病。”据其介绍,以广东人喜欢食用狗肉为例,属于偏红肉类,热量较高,适量食用可以益气补血、补肾壮阳、增强抵寒能力。但是,羊肉、狗肉等属于増温大热的食物,食用还是要注意适量,不适宜食用的人群则更需注意。“以羊肉来算,肝炎、肠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严重、发烧者暂时不适宜食用;喉咙痛者不宜食用狗肉。”赵敏说。

  一到了冬天,不少广东人喜欢打火锅,觉得吃了之后整个身子都暖了。但是打火锅也有需要避免的误区。“打火锅时会产生比较高的嘌呤,痛风患者要尤其注意。”对于在打火锅时如何吃得尽兴、吃得健康,赵敏有独特的见解,“建议饭前或打火锅前一个小时食用雪梨、火龙果、杨桃等清润的水果,火锅汤底也可以加一些马蹄、萝卜等,将热性降一下。”

  (文/图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陈国飞 通讯员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