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临近春节,啤酒消费迎来旺季,但关于啤酒的诸多疑问却在朋友圈中屡见不鲜,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在日前由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上,与会专家为消费者逐一解读啤酒杯中的疑问。
﹃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
■释疑
“啤酒肚”是一个比喻性的名词,啤酒本身能量并不高。
■解读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啤酒肚”原本是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现在却常被误解成“肥胖的肚子是由于喝啤酒引起”。
平日里,发福的肚子往往被戏称为“啤酒肚”,似乎啤酒在肥胖问题上难辞其咎。那么“啤酒肚”真的是喝啤酒造成的吗?
张五九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啤酒肚”就是一个比喻,其原本是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所以说,‘啤酒肚’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名词。”
“喝啤酒引起腹部肥胖,这是一个误传。”张五九说,肚子多余的脂肪,是长期能量摄入过量而又没有及时消耗掉导致的结果,即使从来不喝啤酒的女性,如果长期能量摄入过量的话,同样会有“啤酒肚”。
单就啤酒本身的能量而言,其能量并不高。其一,啤酒的水分含量超过90%,其二,啤酒是谷物原料发酵而成,由于谷物在发酵过程中放热,所以啤酒的能量甚至还要低于谷物原料的能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教授于智敏表示,“任何过量饮食都会引起健康问题,导致量变到质变,要科学合理饮酒,树立正确的饮酒理念。”
“导致肥胖有多种原因,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相对较少,二是能量消耗少,体育锻炼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传播室主任刘爱玲认为,并不存在啤酒导致肥胖的直接因果关系。
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
■释疑
酒花是一种植物,对人体有益。
■解读
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主要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科学研究证明,酒花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它是一种植物,我们在啤酒酿制煮沸过程中加酒花,煮沸完成后,我们所需要的物质就提取出来了,然后将不需要的物质剔除。
啤酒花浸膏是一种酒花的制成品,由啤酒花萃取的精华,方便保存、运输,性质比较稳定。但是一则“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的谣言称:国产啤酒都使用了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所以国产啤酒是化学制剂。此外,“酒花浸膏不安全,会降低啤酒质量甚至不利健康”的说辞在网上也广为流传。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这则谣言攻击了国产啤酒,危及整个行业发展。
那么,啤酒花浸膏真的是化学制剂吗?张五九说:“这是一个误解,是不明真相的人士将使用了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制造的啤酒误传为化学啤酒。”
张五九说,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主要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来源于酒花中的苦味酸。将酒花中的苦味酸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酒花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苦味物质更纯。张五九表示,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无污染地将酒花中的苦味物质提出来的,再用于啤酒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合法的、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和化学制剂无关。
啤酒嘌呤高可导致痛风 ?
■释疑
人很容易从食物中获取嘌呤,啤酒属于低嘌呤食物。
■解读
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发病率高,是不正确的说法。嘌呤是核酸的组成单元,由于核酸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细胞中的一类重要生物分子,因此绝大部分生物均含有嘌呤,而人类的基本食物或多或少离不开动植物制品,包括肉、菜、米、面。人很容易从食物中获取嘌呤,不必对此恐慌。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喝啤酒导致痛风”是流传最广、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专家指出,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发病率高,这是不正确的说法。
痛风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关节腔滑液内尿酸钠结晶形成为特征),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症。
于智敏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约有8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由嘌呤代谢有关的限速酶的基因变异,导致人体自身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是饮食、治疗导致的尿酸增多,或是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
于智敏表示,痛风与啤酒的关系要分成两部分来看,一是喝啤酒能不能导致痛风,二是痛风病人能不能喝啤酒,不能一概而论。痛风患者是嘌呤代谢失常,临床上要求禁用或慎用啤酒。而导致痛风病的原因非常多,和啤酒并没有直接关联。对于那些嘌呤代谢失常的人,处在痛风病发作前期,过量饮酒导致人体酒精代谢失常,会诱发痛风。所以不恰当地、过量饮酒是主因。
刘爱玲说,研究表明,人体20%的嘌呤来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豆类、菌类等)的过量摄入会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对于痛风病人,需要适当限制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含量。专家表示,每1千克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毫克的为低嘌呤食物,可照常食用,嘌呤含量250~1500毫克的食物限制食用,高于1500毫克的为高嘌呤食物,应避免食用。而研究发现国内常见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在38~151毫克/升之间,平均总嘌呤含量为74.9毫克/升。从医学角度出发,啤酒属于无限制食品。
话你知
新春佳节宴席多如何预防“啤酒肚”?
减少赴宴的次数
每周不超过3次,喝高酒不超过1次,尤其是不能连续赴宴。平时在家的饮食要清淡,以素为主,少放油盐,补充宴席上所缺乏的新鲜蔬菜、水果、杂粮、豆制品、牛奶、菌藻类。中午在外宴饮,晚上最好吃杂粮粥加凉拌蔬菜,并补充水果;如果是晚上赴宴,一定要少吃脂肪过量的食物,并且在第二天调整饮食,选择热量很低、脂肪很少、素食较多的食物,做到饮食各方面的均衡。
尽量先吃含淀粉的食物
如果在赴宴时尽量先吃一点碳水化合物(主食,杂粮为好)的食物,就能减少身体中产生的废物,保护胃、肝、胰等内脏,还能减轻高脂肪、高蛋白、高盐菜肴对身体的危害,也可减少痛风的发病率。用餐过程中吃一点含淀粉类的食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比如甜玉米、红薯、土豆等。
餐前喝汤,餐后不吃冷饮
饭前吃些低脂肪、高水分、大体积的食物,如开胃汤、清爽的凉拌菜等,能预防饮食过量,避免肥胖。餐后不应食用冷饮和过凉的水果,避免胃肠过度收缩,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发生胃痛。
注意荤素搭配
点菜时,可以多点些蔬菜、豆腐、菌类等素菜,少点油腻的菜,拒绝煎炸菜肴。一定数量的素菜是必不可少的,菜肴中应有1/2来自蔬菜、菌类和豆制品,这样就可以通过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若是觉得不够高档,可选配些草菇、香菇、茶树菇、白果、虾仁、鲜贝等食材的菜肴。如果别人已经点了其他的菜,也要有意识地多点素菜,少吃油腻和过咸的食物,尽量少喝啤酒和白酒,可以换成葡萄酒。
尽量避免油酥类点心
在菜肴美味而丰富的情况下,主食应以清淡为原则,少油、少盐、不放糖。然而,现在餐馆经常以油酥饼、小酥点等油炸小点代替主食供应给客人。各种酥点的脂肪含量往往都在30%以上,而且其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甚至是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极为不利。同时,由于脂肪过高,也会促进肥胖。
与“啤酒肚 ”有关的疾病
别看挺个“啤酒肚”似平很威风,别人还没看见他的真身就已经看见了他的肚子。其实“啤酒肚”早就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注意了。
目前,已经被证明和“啤酒肚”有关的导致死亡的疾病至少有十五种,包括心肌梗死、脑血栓、肝衰竭,冠心病等。另外,它还是加速衰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啤酒肚”的男人比没有的男人更容易得高血压。
努力甩掉“啤酒肚”
少乘电梯多走路,能站着绝不坐着,能动起来绝不闲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细节时间站立,站着的时候能踮起脚尖效果更好。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可怠慢。我们都知道不吃早餐的后果,那就是不到中午就会饥饿,午餐开始狂吃。不吃午餐也同理。当你饥肠辘辘地回到家里,晚餐还会简单对付吗?正常的三餐能保证,你就不会无节制地往肚子里塞东西。
如果你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就在办公桌上放一瓶水,不时地喝一小口。想吃甜食时,喝一口水会抑制住吃甜食的欲望。
少在外面吃饭。因为餐馆为了使食物更美味,会往菜肴里加更多的油、盐等调料,热量和脂肪也就更多。
(综合新华社、中国质量报、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