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朋友圈又开始被“轻断食”减肥排毒刷屏了,与此同时,英国BBC电视台的纪录片《进食、断食与长寿》引发人们关注。但这一系列真的能轻易实现吗?专业营养师以及中医师表示表示,轻断食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想要靠这种方式来减肥,还是不靠谱!
轻断食:一周两天断食
什么是轻断食,在百度百科以及BBC健康节目制作人麦克瑞·莫利斯写的一本书《轻断食》对此作出这样的解释,一周2天(不连续)轻断食,摄取的总热量控制在500大卡(女)或600大卡(男)以内,其它5天正常吃。
那么轻断食期间可以吃些什么呢?轻断食期间的饮食以低能量为原则,一般分为:蔬菜类,水果类,菌藻类,贝类等海鲜,奶类(如酸奶、脱脂奶)等。轻断食期间在低脂、低糖、低蛋白质的基础上,尽量保持食物多样化,保证非产能营养素的摄入平衡。
网上还流传这样的一个轻断食一周食谱:周日,正常饮食;周一:轻断食,早餐一片黑面包、一只白煮蛋、一只橘子,午餐一个苹果,晚餐半斤煮芹菜、半斤黄瓜炒胡萝卜;周二正常饮食;周三正常饮食;周四:轻断食,早餐一个素包子、一杯无糖豆浆、四只草莓,午餐断食,晚餐小份茄子炖肉末、半斤煮青菜;周五正常饮食;周六正常饮食。
那么这样的轻断食是否可行,是否科学呢?对人体是否真的如所宣传的那样好吗?专业营养师以及中医师为大家做出解答。
营养师:轻断食须有专业人士指导
国家中级营养师何礼东告诉记者,轻断食其实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而他自己也曾尝试过轻断食,“多年前,我有严重的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症,在朋友的建议下尝试了轻断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何礼东所做的轻断食与网传的不太一样,是“三三三”结构,就是前三天是一个逐步减缓期,第一天不吃晚餐,第二天不吃晚餐,中餐饭量减半,第三天只吃早餐,并一整日补充蔬果汁(苹果、甜菜根、红萝卜综合蔬果汁);中间的三天是断食期,每日补充大量水分和果蔬汁之类的营养补充剂;最后三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何礼东说采用轻断食,也就是半断食法是较为安全的方法,它比“水断食(辟谷)”,也就是断食过程中完全只喝水,要来得安全且容易达成。因为之所以称为“轻断食”,不是完全不吃,而是适时补充低热量、高能量的流质食物,现在流行的营养代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个就是适时补充蔬果汁,让血糖保持稳定。还有在整个断食调理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酵素,以及益生菌。
“轻断食可让身体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并排除体内毒素及过剩物质,但也并不是所有体质的人都适合。”何礼东说,营养不良、低血压、低血糖等一类的人群并不适合轻断食,建议不要轻易尝试。因此,还是建议在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断食不是用来治病的,应做为日常保健预防之用,毕竟“预防胜于治疗,不要等到真的生病才开始断食。
专业医生:轻断食减肥不靠谱
最近网上流传轻断食的帖子说:“轻断食只是要你回归最自然的饮食状态:每周5天正常饮食,只需2天稍加控制,就能坐享减肥奇迹”,那么轻断食真的可以减肥吗?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体重管理中心负责人魏爱生主任中医师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魏爱生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体重超重人群已经接近3亿,并且还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肥胖人群已经超过1亿,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也是逐年增加并且年轻化趋势,由此导致的死亡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减肥的目的是获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以纤体或瘦身为目的。
魏爱生主任分析,影响肥胖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胰岛素、瘦素、多巴胺、血清素、甲状腺素、皮质醇....等激素水平相关,所以对专业的医生而言,减肥应该称之为“体重管理”,“体重管理是一个需要通过科学专业指导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通过简单断食就能一蹴而就的。科学正确的减重是需要临床医生针对个体差异,给出专属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魏爱生说,我们的身体像是一个十分有秩序的能量工厂,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假设基体通过非科学手段“轻断食”,受者一天摄入身体所需的能量,而第二天摄入能量急剧减少,如此不规律的行径,会造成身体机能下降,导致严重的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大幅度波动,失眠、多梦随之而来。
“若长期处于能量低摄入状态,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而低的基础代谢对于减肥是十分不利的。”魏爱生说,若一旦恢复饮食,体重会马上反弹,甚至报复式的增长,会越减越肥。
同时,魏爱生建议减肥人士不要过度吃高升糖指数的水果,例如香蕉,过多摄入高升糖指数的水果,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过度分泌,胰岛素水平高则会促使身体储存更多的脂肪。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