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个地方的饮食,一般都有高中低档之分,而档次的区分通常是根据餐厅的等级来决定。大酒店大酒楼是高档餐厅,您要吃鲍参翅肚得上那儿去;中档饭馆要照顾广大市民的需求,能请客吃饭又不会太贵;街头苍蝇馆子以家常菜和小吃为主,目的是管饱。不同环境的餐厅,价格也相应与之匹配。但在潮汕地区却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中档餐厅较少,二是消费水平并非由地点来决定,而这两个特点,都与食材有关。
潮州菜在食材上有着两极分化较明显的特点,要么价格高昂,要么便宜亲民,中档货色不多。高档的潮汕菜,大量使用鲍参翅肚、虾蟹螺斑等贵价食材,一顿饭下来动辄过万元,当年在全国餐饮风向标北京城里最高级的餐厅不是粤菜馆,而是独立的潮菜馆。售卖粿条、粉面、平价海味等各种亲民食材的餐厅,在潮汕地区则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一碗牛丸粿条,一煲沙窝粥,就可以快捷、便宜地解决肚子问题。至于像八合里海记牛肉那样以经营中档食材为主的餐厅,市面上并不多见。
在潮汕地区吃饭,环境不重要,关键看食材。有一次在汕头某条巷子里一家叫“红翻天”的小餐馆吃饭,简简单单点了榕蛇片、沙芦虾、生腌蚝等几个菜,三个人就消费了六、七百元;潮州西新南路上的阿钿鱼生,环境实在很一般,但小小一份虾生索价就一百多元;前些天带一帮朋友去汕头觅食,在老字号广源海鲜酒楼里大吃一通,人均却不过百余元而已。同样大小的鱼饭,小馆子点一条黄脚立要二百元,大酒楼里吃条巴浪鱼却只需十分之一的价格,食材决定了消费水平,跟您在哪儿吃关系不大!千万不要忽视那些貌不惊人的小馆子,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里边往往藏着贵价的好食材,让人咋舌的高额消费清单,经常就是在这些本地老饕们才懂得光顾的小店里产生的!
潮汕人好面子,讲排场,但在好吃就行不讲究环境这方面,倒是与务实的佛山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