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过酸、甜、苦、辣、咸五味来感受美食,香味则让人胃口大开。味道和香气,是食物成为美食最基本的元素。然而在美食的大千世界里,却有一种奇妙的体验拥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那就是——臭。
在中国,臭味食物作为一种独特的美食广泛存在,在某些地方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标签性的地方文化,比如湖南臭豆腐。无独有偶,自古以来南京、黄山、云南等地也一直有食用臭豆腐的风俗习惯,虽然这些自然发酵类的臭豆腐与湖南的卤水浸泡类臭豆腐在工艺上有所不同,但通过发酵产生特殊风味从而获得老百姓欢心的历史渊源却是一致的。各地都有臭豆腐,不过若论及名气,湖南臭豆腐当之无愧排名第一。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毛泽东的名人宣传效应居功至伟。中国有句成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毛主席喜欢吃臭豆腐,新中国成立后回长沙还说过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这成为了比一线大明星更好用的广告。其次,开放改革后湖南人北上南下,对湖南臭豆腐的传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江苏、云南等省份到外乡发展的人少得多,传播力自然也就较弱。
如果仅以臭味程度为评判标准,湖南臭豆腐得分并不算高,北京王致和臭豆腐才是极品。有一次在创意产业园的一家餐厅吃饭,有道菜是芝士拼盘,其中有“臭名远扬”的蓝波芝士,西班牙大厨亚历克斯估计我吃不惯,笑吟吟地在旁边等着看我出丑。其实先别说我乃重口味的“逐臭之徒”,就算我不习惯,也不能落了咱们中国人的面子不是?更何况啖蓝波芝士那是得吾所好哉!来而不往非礼也,正寻思着让亚历克斯也体验一下我大中华美食,突然想起车上有一瓶王致和臭豆腐,马上取来请他品鉴。此瓶一开顿时臭气熏天,中人欲呕,亚历克斯头晕眼花举手投降。为国争光的我心怀大畅:小样儿!咱们中国人就算比臭也能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