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需节制 谨防肠胃“节日病”

来源:珠江时报 时间:2017-10-07
分享到:

  珠江时报讯(记者/郭炳铭通讯员/梁健桃)长假已接近尾声,昨日,记者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节日期间,因肠胃问题前来就诊的市民比平时多了近一半。医生提醒,假期饮食需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口味较重的食物,警惕出现急性细菌性肠胃炎等疾病。

  急性肠胃炎患者增多
  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记者看到,因肠胃问题前来就诊的市民比往常多了不少。“因饮食导致肠胃问题来看病的市民比平时多了近一半。”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罗志刚说,急性细菌性肠胃炎在节假日期间较为多发,主要是因为在节假日期间,大家不大注意饮食卫生,受细菌感染所致。
  “假期饮食卫生问题一定要关注,市民如果有生吃海鲜和其他肉类的习惯更需要特别注意。”罗志刚说。据了解,很多海鲜属滤食性动物,其内脏会富集大量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诺如病毒等。人如果生吃或者吃了没煮熟的海鲜,就可能感染这些病原菌,导致感染性腹泻,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脱水、全身痉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有一个患者来医院就诊,接诊后发现是因为假期在景区吃了虾蟹等海鲜,上吐下泻,伴有发烧,这是较为典型的急性细菌性肠胃炎案例,我们迅速诊断患者的病因,并对其注射抗生素,才使患者好转。”罗志刚说,有些海鲜蛋白含量高,细菌容易繁殖,如果市民餐后出现腹痛、呕吐、发烧等现象,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假期饮食宜清淡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齐至,八天长假,不少市民选择外出游玩、亲友聚餐。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等“节日病”多发。罗志刚提醒,假期更应注意饮食规律,切莫随性而为,忽视身体承受能力。
  很多市民在节假日期间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吃油腻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消化能力下降。再加上饮酒、休息不好,会引起胃部及肠道功能絮乱。
  双节期间,煎炸食品的“出镜率”非常高,菜肴烹调时放的油也比平日多,导致食物中脂肪、热量极易超标,会造成高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
  罗志刚提醒,长假后几天,应尽量恢复正常的饮食作息规律,饮食要偏向清淡,多食蔬菜和水果。同时适量运动,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调节肠胃。在外旅游的市民,要常备藿香正气丸、保济丸之类药物,如遇上食物不干净导致的腹痛呕吐等现象,可以先吃上几粒缓解,如果情况严重需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肠胃炎的患者,更要注意饮食,选择吃瘦肉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鱼腥等口味较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