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意味着盛夏时节“闪亮登场”。芒种前后雨水进一步增多、暑热日盛,医生提醒,市民此时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注意防暑祛湿,多运动,用清爽的心态迎接盛夏时节。
暑热盛宜防暑清心
今年6月5日为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季的第3个节气。芒种的到来,也标志盛夏将至。
本月作为农历的五月,又称为“毒月”,这是指此时热气太过,易损伤人体。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王新芳介绍,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偏于“懒散”,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人们就会感到四肢困倦、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故而,芒种养生的首要任务是防暑祛湿。
芒种后,天气格外炎热,工作、生活中要注意防暑。“市民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到高温天气,最好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王新芳建议,还应做好身体和情绪上的调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用清爽的心态迎接盛夏时节。“轻松愉快的心情,可以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不要恼怒忧郁,以免阻碍气机运行,诱发身体不适。”
少外出午间可小憩
盛夏时节,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
另外,因为昼长夜短,休息的时间少了,加之夏季天气炎热,消耗体力较多,容易疲倦,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避免外出,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可以快速恢复体力,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天热易出汗,常洗澡有助于“阳热”发泄,还能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使皮肤疏松、筋骨活络。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要“汗出不见湿”,因为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由于天气炎热,汗出较多,衣着应以宽松、浅色、棉制品为好,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体温散热的速度越快,宽松、吸汗能力较强的衣服,有利于身体的通风散热、汗液的排泄。
此外,还要勤换衫,留在衣服上的汗渍会接触皮肤,时间长会伤害皮肤,最好做到每天衣服都要换洗。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时光膀吹风。
》养生食谱
青梅鸭肉正当“食”祛湿除烦清暑气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之气到处弥漫,使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然而,湿邪重浊,易伤肾气、困肠胃,使人感到精神困倦、食欲不佳。王新芳推荐了几款养生食谱,有祛湿、除烦等养生功效,市民不妨一试。
青鸭汤
1.材料:青头鸭、草果、红小豆,盐、姜、葱等调味品适量。
2.做法:
①将鸭宰净,将草果、红小豆、姜、盐、葱等放入鸭腹内;
②将鸭放入锅内,加水煮至鸭熟,即可。
3.功效:炎炎夏日,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鸭肉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
青梅木瓜鸡汤
1.材料:
青梅、木瓜、鸡腿、姜。
2.做法:
①青梅木瓜洗净后 切成小块;
②鸡腿洗净去皮,剁成小块,焯水后捞出备用;
③将姜片、鸡块、青梅放入高压锅焖煮;
④将木瓜最后放入锅中,煮十分钟即可。
3.功效: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营养保健功能。
薏米百合粥
1.材料:薏米仁50g、百合干50g。
2.做法:①将百合干、薏米分别清洗干净,放在冷水中浸泡1个小时。
②把浸泡好的百
合、薏米一起放在锅中,加入1升的水,用大火烧开。
③烧开之后,调成小火煨煮30分钟,使薏米、百合全部煮烂。
3.功效:在芒种时节食用薏米,可帮助机体排湿,百合则清热解毒,两者同食能健脾养阴。
香菇冬瓜球
1.材料:香菇、鸡汤、淀粉各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各适量。
2.做法:
①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
②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放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3.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
通讯员梁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