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三要三不要 防范禽流感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6-10-13
分享到:

  10月以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和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先后发生2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月8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2起疫情均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禽流感病毒种类较多

  H5N6、H7N9,或是H5N1,它们代表的是不同的流感病毒。H5N6是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病毒来源于禽类,对家禽有很高的致病性。流感最初就是在禽间流行的,后来通过病毒变异偶尔感染人。目前的证据表明,H5N6和H7N9病毒还没有发生“人传人”的根本变异,也就是说,不会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

  无论是H5N6还是H7N9,人类的感染途径主要还是通过与禽类的密切接触,包括通过呼吸道吸入禽流感病毒,或者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又或者通过直接接触病毒而感染。

  人感染H5N6或H7N9后,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会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预防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勤洗手:接触禽鸟后、饭前便后要洗手;二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三要早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就近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之前接触过禽鸟,要主动告诉医生。一不要吃病死禽肉; 二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 三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两大类型人群尤要注意防范:经常接触禽类的人。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等工作人员,从业期间要戴口罩、手套和穿工作服;免疫力比较低的人。例如儿童、孕妇、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到活禽交易市场活动。因为这部分人群感染了之后很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