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蟹有方法 吃蟹宜清蒸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7-10-25
分享到:

  秋风起,吃蟹正当时。正值深秋,市场上螃蟹陆续上市,而在近期最惹眼的便是大闸蟹。一家人围坐一起,蒸几只大闸蟹,其乐融融。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螃蟹正处于热销季,而医生则建议,有肠胃疾病的人不宜吃蟹,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选蟹:摸眼睛可鉴别活蟹

  “这些螃蟹好啊!”昨天,在西南街道大润发超市里,市民陈阿姨挑选了6只毛蟹。陈阿姨说,一般买螃蟹回家都是清洗后直接清蒸,吃螃蟹的原汁原味。如果不选择清蒸,她也会做一道姜葱炒蟹。

  在商场内,“大闸蟹”三字相当醒目,大闸蟹分不同规格卖,因为母蟹更多蟹黄,其价格也相对高,最便宜的一只100克公蟹卖15.8元,最贵的一只115克的母蟹卖38.8元。“今年的蟹卖的还可以。”大润发超市水产课负责人丘庆文介绍,市民买大闸蟹就要买新鲜的,可以摸其眼睛,如果眼睛会缩进去的就是活蟹。

  丘庆文说,挑选大闸蟹,可以看其外形特征。一是青背,大闸蟹背青的发亮,清爽呈半透明,煮熟后显纯红,红得鲜艳;二是白肚,即大闸蟹的肚子呈白色有光泽,似水亮玉质;三是黄毛,其蟹螯上的绒毛、蟹爪上的须毛呈黄色,雄蟹绒毛密而软,不带泥土屑;四是金爪,大闸蟹爪尖上呈现烟丝一样的金黄色; 五是体壮、敦厚、结实,两螯八爪粗壮有力。

  “如果买回家不立即吃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不能放急冻。大闸蟹一般在0~5℃的时候容易存活; 如果回家就吃的话,就可以用小牙刷刷洗干净之后,直接放到锅里蒸。”丘庆文建议。

  吃蟹:清蒸保持鲜美原味

  “一般我们都是建议客人清蒸大闸蟹,这样才能保证大闸蟹的肉质鲜美、鲜甜。”在西南街道经营阳澄湖大闸蟹的龙女士介绍,大闸蟹由于蟹黄较多,一般来说清蒸才能够保持其完美的风味。

  蒸蟹前准备材料时可以准备生姜、黄酒以驱寒;准备紫苏以去腥味; 准备盐和啤酒去湿、增香、增味。蒸蟹时将螃蟹洗干净,蟹肚朝上放入已经烧开水的蒸锅,然后加盖用大火蒸5分钟,继而揭盖倒入准备好的啤酒,再蒸3分钟便可起锅。

  而龙小姐则建议,如果是2~3两的母蟹,则建议蒸上13~15分钟;3~5两的公蟹,则建议蒸上18~20分钟。同时,吃蟹的时候可以蘸上蟹醋,并使用剪刀、蟹针、蟹勺等专业吃蟹工具,就能更好吃到蟹腿、蟹黄。吃完螃蟹之后,可以喝点姜茶驱寒。

  一般市场上的鸡煲蟹、蟹粥里面多是毛蟹,所以龙小姐还是建议吃大闸蟹的市民选择清蒸为妙。

  提醒:肠胃不好不宜吃蟹

  螃蟹属于寒性食物,因此,三水区中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甄会莲建议,如果是肠胃不好的市民,尽量不要吃螃蟹。

  “螃蟹必须吃新鲜的,如果是变质的螃蟹吃了会拉肚子,而且要煮熟煮透。”甄会莲介绍,螃蟹如果不煮熟就吃,很容易得寄生虫病,比如肺吸虫感染,会导致病人咳嗽、咳血。

  同时,甄会莲还提醒,尽管目前正是吃蟹的季节,但还是有不少人群不宜吃蟹。

  一是过敏体质、有皮肤病的人不要吃螃蟹,因为海鲜、螃蟹是高蛋白的东西,容易诱发过敏; 二是感冒发烧的人也不能吃蟹,因为螃蟹蛋白质、胆固醇含量高,会增加胃肠的负担;三是患胃肠炎容易上吐下泻的人,吃了螃蟹会更加难受;有“三高”即高血压、胆固醇高、高血糖的人和高尿酸的人,也不要吃蟹。

  甄会莲表示,很多人喜欢在吃蟹的同时喝点啤酒,但是对于高尿酸的人来说这样容易引发痛风;如果是喝白酒就不会那么严重,但同样有引发痛风的可能。而吃蟹再喝茶的话,由于茶本身有油脂酸,会和蟹的蛋白质结合,会不容易消化。

  “近期因为吃蟹得了胃肠病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吃蟹也会加重。”甄会莲建议,吃蟹一次吃一两只就行,吃多了容易出问题。

  (文/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