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巧用麦冬 清心养肺润燥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7-09-22
分享到:
  古人云,秋季应遵循“养收”的养生原则。在四季五补的相互关系上,秋季饮食养生应讲究平补,以生津润燥为主。常用的进补中药有麦冬、百合、地黄、甜杏仁、玄参、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等。其中,最值得为大家推荐的滋肺养阴中药就是麦冬了。
  今期“药师在线”请来佛山市中医院郑芳昊中药师为大家介绍麦冬的功效以及相关食疗佳品。
  中药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郑芳昊介绍,麦冬主归肺、胃、心经,甘寒质润,具阴柔之性,滋阴之功,善于清养肺胃之阴雨润燥,又可清心经之热而除烦,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可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
  《神农本草经》 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还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改善肝肺损伤及镇咳等作用,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郑芳昊说。
  郑芳昊提醒,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秋季药补更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尤其是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且不少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一旦进补不当,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还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小孩来说,则应顺应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增酸减辛的进补方式。
  相关链接
  麦冬的养生用法
  麦冬甘草粥
  材料:大米100克,甘草2克,麦冬5克
  制作方法:取麦冬、甘草洗净,放入纱袋中,封口,加水煎30分钟,取汁。然后,加大米煮粥,每天食用1次。
  功效:化痰行水,清热解烦,润肺清心。
  适宜人群:适于气阴两虚、肺燥引起的咳嗽、气喘的患者。每天食用1次能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北沙参麦冬瘦肉汤
  材料:麦冬16克,北沙参15克,瘦肉约500克,生姜1片,盐少许。
  制作方法:取麦冬、北沙参洗净,加水稍作浸泡。瘦肉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内,加生姜1片。先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煲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滋养肺阴,润肺止咳。
  适宜人群:适于气阴两虚、肺气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的患者。每天食用1次能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参麦雪梨瘦肉汤
  材料: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杏仁30克,雪梨4个,瘦肉约500克,生姜3片,盐少许。
  制作方法:取太子参、麦冬、杏仁洗净,加水稍作浸泡。瘦肉洗净,雪梨去核,切块,放入砂锅内,加生姜3片。先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煲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清燥润肺,益气生津。
  适宜人群:适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体弱多病的患者。尤其对老年人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