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并以老年女性患者高于老年男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骨折比例也随之增加。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骨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丘青中建议,老年人应多摄入奶制品、豆制品等,增加钙质吸收。
多晒太阳助钙质吸收
随着年龄增长,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容易因跌倒等因素造成骨折。老年人骨折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普遍为伴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由于骨折后长期卧床,还易引起肺炎、便秘、泌尿系统感染等。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增强体质、减少骨折的概率?“每天早上喝牛奶是不错的选择。”丘青中说,为延缓骨质疏松,老年人应多吃含钙食物,如摄入奶制品、豆制品、部分海产品、蔬菜、水果等;在日常活动中,老年人可多晒太阳,促进体内产生维生素D,以帮助钙质吸收。
运动方面,老年人需注意规律锻炼、充足睡眠,增加身体的平衡性及反应的敏捷性,减少跌伤的发生。为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老年人需避免激烈运动,以散步、打太极、慢跑为宜。
夜间起床动作应缓慢
丘青中说,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禁忌”动作。“忌站着穿裤子。尤其在洗澡时地板较滑,一旦老年人站立不稳摔倒,极易造成下肢或骨盆骨折等。”他建议,老年人穿脱裤子时需要坐好。
“如果老年人想在夜间醒后如厕,不可立即起床,以免晕厥摔倒,这类情况在骨折患者中较常见。”丘青中提醒,老年人外出时,最好有家属陪伴或带上拐杖,“行走时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还要注意路面情况,以免绊脚摔倒。”当老年人摔倒骨折时,家人可先应急包扎。使用夹板、硬纸板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及时、正确固定,以防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次损伤;简单包扎后,立即就医。
文/珠江时报记者林海岚通讯员/梁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