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夏吃姜能温阳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7-06-09
分享到:

  民间有谚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此话很有道理,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吃姜,补足阳气,平衡阴阳,更加健康不说,秋冬季节少生病。

  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辣,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祛寒、补气、平喘等作用。

  吃姜温中补阳

  “夏季吃姜,可以通过生姜的热性补充人体的阳,达到体内的一个阴阳平衡。”养生达人、深圳市和顺堂医疗机构投资有限公司广佛中茂区域总经理唐楚惠表示,夏天吃姜可补充阳气。

  中医认为,夏季阳气蒸腾,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表现得十分炎热。与此同时,在里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地下表现得阴冷。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草木茂盛,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阳气也由内而外散发到体表。所以此时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把姜吃到肚子里,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夏天吃姜好处多

  一、排汗降温

  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毛孔张开,排汗量增大,体内的余热随着汗液被带走,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二、防治肠胃炎

  夏季人们喜吃冷饮、凉菜等食物,而且细菌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若不慎食入便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则有一定的杀菌解毒功效,适当吃些生姜,能起到防治肠胃炎的作用。

  三、祛除风寒

  夏日里,人们对冷冻的或过凉的食物偏爱,久之,脾胃易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预防上述症状的发生。

  同时,生姜的挥发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在饮食中加些姜,可提神醒脑、疏风散寒,防止肠胃感染及风寒感冒。

  四、增加食欲

  炎炎夏日,人体受暑热侵袭或出汗过多,促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很多人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

  而生姜中的姜辣素却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五、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晚上不能吃姜?

  李时珍曾说:“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酱,醋,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宜含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气”。

  可在广东,有句谚语叫,“晚上吃生姜,犹如吃砒霜”,那么晚上是否不能吃姜呢?唐楚惠表示这句俗语只是说明了生姜的性能会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但说其像“砒霜”有些夸张。生姜本性属温,有散寒暖体,温胃和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但是晚上吃少量的姜,比如把姜当成调料炒菜,并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