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最好别吃碱水面

来源:珠江时报 时间:2017-05-16
分享到:

  不少市民曾受过嗳气、反酸、胃痛等肠胃问题的困扰,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丘伟中表示,饮食不当、情绪紧张等都可能引发肠胃问题,不恰当的饮食可能会让问题更糟,因此不要盲目相信健康养生类推荐。

  吃碱水面不利于消化

  胃是由植物神经控制的器官,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不能想它不饿它就不饿,但它受人的情绪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强烈。“情绪高度紧张时,植物神经过度亢进,受其控制的肠胃也就处于紧张的状态,进而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反应。”丘伟中表示,意志越薄弱的人越容易出现以上反应,因为他们的情绪极易波动、容易紧张,出现胃痛等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大。

  同时,他从中医临床观察中发现,瘦的人比胖的人对以上反应更为敏感,“因为他们皮下脂肪较少,对外界的温度比较敏感,容易让肠胃受凉,出现各种肠胃疾病。”

  若出现胃痛等情况,一定要加以重视。“开始的一两次轻度胃痛不看医生,自己吃点药也是能扛过去的,这是因为身体本身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在轻度胃痛的阶段,很多人在饮食上倾向于吃面条、稀饭等比较好消化的食物,确实有时候通过降低饮食消化吸收的困难程度来减轻胃肠的负担,胃痛的症状自然就会过去;同时若吃得比较饱胀时走上几圈,促进胃肠蠕动,让消化更彻底,嗳气、反酸等问题也就少了。”但是,丘伟中表示,出现胃痛时若不重视,之后或许会反反复复出现,胃痛是一种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养胃。

  不少人认为吃面可以养胃,但是市面上有挂面、高筋面、银丝面、碱水面、拉面等,该如何选择呢?有人认为应该选择碱水面。丘伟中介绍说,“消化不良、胃痛等多是由于进食时胃酸不足导致的,碱水面中和了胃酸,会让胃酸显得更为不足,导致消化困难而伤胃。因此,应该选择最普通的挂面,另外,馒头、花卷、包子、糯米粥、稀饭等也是非常好的选择。糯米等经过煮粥后,分解成了支链淀粉,就很好消化吸收了。”

  勿盲从健康养生推荐

  中医养胃,就是尽量让胃不出现疾病状态。丘伟中说:“我建议市民不要吃太多‘好东西’。临床发现部分市民吃蔬菜、水果等太多,就吃出肠胃问题来了。”

  丘伟中提到,他一位朋友在某健康类报纸上看到推荐“十豆汤”养生,然后就按照推荐把10种豆子打成浆,每天早上喝一杯,但自从进食“十豆汤”后,他的大便一天不少于3次,且不成形、有粘液,还有肚子疼等症状,吃过中药、西药都不好。

  后来丘伟中建议他停止食用“十豆汤”,几天后就没有以上症状了。“健康类的东西都有局限性的,它只针对某一类人群,如‘十豆汤’是一种高纤维、低热量、精蛋白的食品,通过抑制人的食欲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适合食欲过于旺盛、消化吸收过于强烈的人。”

  他提醒市民,健康养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不要盲目相信某些推荐,“这些推荐多少带有商业性质,如到了中秋节可能建议多吃坚果、年末时候可能推荐喝咖啡……每年到了相应的节点,就会有以健康知识理念出现的健康养生推荐,实际上可能是一种商业诱导。”

  丘伟中举例,比如养生推荐常说多吃坚果,应该吃多少合适呢,这些推荐却没有分人群来说明。“而且市面上很多坚果是属于高热量高盐食品,老年人本身代谢不旺盛,坚果吃多了会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粘度升高、血糖不达标等。此外,许多老年人的肠胃不好,吃坚果更加是雪上加霜。”

  对于养胃,丘伟中还提到,从临床上观察,经常煲汤喝的人多半营养不良,正常人体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40g~60g/L,但是经常煲汤喝的人大多数不超过40g/L,“大多数人把汤水喝了,却把渣丢掉了,其实汤水里的蛋白质只含有煲汤食物中约15%,剩下的蛋白质都在汤渣里,而且汤水里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嘌呤等,喝多了体内的尿酸、胆固醇也会超标,这样体内蛋白质不够、胆固醇却超标了,营养自然就不均衡了。”

  他建议,有痛风、高脂血症等倾向的市民应该吃汤渣不喝汤水。进补应该是身体缺什么就补什么,营养已经足够了还进补就会补过头,“市民可以通过体检,获知自身的白蛋白水平,来选择合适的饮食。”

  文/珠江时报记者邓海莹通讯员王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