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 慎防宝宝季节性腹泻

来源:佛山日报 时间:2016-11-09
分享到:

  近期气温渐降,天气变得干爽舒适。但与此同时,也是宝宝们秋冬季腹泻的高发季。

  季节性腹泻多为病毒感染

  据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介绍,腹泻根据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非感染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食物不洁、食物不耐受或过敏、药物副作用、甚至食物中毒等引起。而引起感染性腹泻主要由肠道病毒如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引起。秋冬季腹泻大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

  当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最初会出现感冒、发烧或呕吐的症状,因此食欲不振、疲倦无力。潜伏期2到3天后,开始腹泻,排泄物为水便样或蛋花样,次数多量也多,一天甚至可以高达十几次。

  宝宝感染秋季腹泻后的首要危害,是因上吐下泻导致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情况严重时会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经历过秋冬季腹泻的宝宝,可能会因为肠道粘膜受损,吸收能力减弱,营养吸收不良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切忌病急乱投医

  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只能采取补充口服电解质补充液来补充水分,预防宝宝脱水并缓解症状。

  因为轮状病毒不怕胃酸,一旦感染后,病毒极易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会影响肠道对盐类、木糖和水分的正常吸收,引起腹泻。所以感染者粪便中一般都带有轮状病毒,在宝宝感染后的2天左右开始排出,最多排泄6天。所以轮状病毒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左右,只要护理得当,就可逐渐自愈。

  护理宝宝时,父母应注意为小儿补充体液预防脱水,人体如果出现脱水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后,会对脏器功能产生影响,严重甚至会威胁生命。所以一旦宝宝出现腹泻,应及时为宝宝补充体液,预防重度脱水。当宝宝发生轻度和中度脱水时可用口服补液盐兑水喝,不仅可补充水分,还能补充丢失的电解质。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果此时病急乱投医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不仅杀不死病毒,还会导致宝宝肠道菌群失衡,加重腹泻。人体肠道中存在一定数量有益菌,宝宝腹泻,就会造成肠道有益菌群比例下降,导致菌群紊乱失衡。虽然证据还不充分,但已有部分研究认为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如果补充一些活菌制剂,有利于肠道菌群的恢复,促进康复。当然,最好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和进行。

  预防是关键

  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提醒,做到下面几点,宝宝就能减少发生季节性腹泻的几率。

  首先需做到勤洗手。家长处理完腹泻宝宝的呕吐物或排泄物后,一定要彻底清洁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过的物品以及双手。给孩子和家人准备食物之前,上完卫生间之后,给孩子换尿布之后也要仔细清洁双手。杜绝病毒的传播。

  还需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宝宝的餐具及食物更要注意清洁和卫生。在喂孩子喝奶或吃饭前要洗手,并用流动的水清洗。

  此外,还要避免接触腹泻患者以及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果孩子已上幼儿园,发生季节性腹泻要暂停入园,在家调养,以杜绝病毒传播。并注意用品卫生,宝宝使用的玩具,能够触摸到的物品、家具要勤洗擦。

  而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口服轮状病毒的活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但接种了疫苗并不代表宝宝就能100%不被感染,只是会降低被感染的几率以及减轻感染的症状,所以父母还是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预防。

  (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通讯员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