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食品监督抽检质量通告第4期(总第11期)

来源:佛山市食药监局 时间:2016-06-01
分享到:

  2016年4月份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禅城、南海、高明、三水辖区内组织开展了日常食品监督抽检以及对生产环节食品的专项抽检。全市共抽检了9大类,具体包括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调味品,酒类,焙烤食品,乳制品和餐饮食品合共228批次,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9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发现率为3.95%。产品合格和不合格信息详见附件。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及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抽检情况具体如下:

  (一)粮食及其制品

  本次抽检粮食及其制品62批次。涉及检验项目主要有铅、镉、汞、赭曲霉毒素A、马拉硫磷、甲基毒死蜱、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等。62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本次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6批次。涉及检验项目主要有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BHA、BHT、苯并(α)芘等。16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三)肉及肉制品

  本次抽检肉及肉制品43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铅、镉、N-二甲基亚硝胺、苯并(α)芘、沙丁胺醇、盐酸克仑特罗、苯甲酸、山梨酸、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指标。检出7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过氧化值、沙门氏菌。过氧化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①生产企业对原料进货采购把关不严,或贪图价格便宜使用不新鲜的原料;②生产企业对生产工艺控制不当;③产品包装或贮存条件不当。菌落总数、沙门氏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①部分企业对车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重视不够,企业整体卫生状况较差,工人卫生意识薄弱;②原辅料卫生质量控制不严、生产设备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包装材料消毒不彻底等;③未进行有效的出厂质量控制等。

  (四)水产及水产制品

  本次抽检水产及水产制品13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孔雀石绿、氯霉素。13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五)调味品

  本次抽检调味品32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氨基酸态氮、铵盐、苯甲酸、山梨酸、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指标。检出2批次产品(液体调味料)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产企业没有根据产品执行准中对可溶性固形物的标准要求设计产品配方,过多添加白砂糖,导致产品可溶性固形物严重超标。

  (六)酒类

  本次抽检酒类18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酒精度、甲醇、氰化物、阿斯巴甜、二氧化硫残留量、甜蜜素、柠檬黄、新红、赤藓红、纳他霉素等指标。18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七)焙烤食品

  本次抽检焙烤食品27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酸价、过氧化值、铝残留量、丙酸、溴酸钾、富马酸二甲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27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八)乳制品

  本次抽检乳制品13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蛋白质、非脂乳固体、总砷、菌落总数、三聚氰胺、狄氏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指标。13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九)餐饮食品

  本次抽检餐饮食品共4批次。主要检验项目有铅、镉、N-二甲基亚硝胺、苯甲酸、酸性橙Ⅱ、新红、赤藓红等指标。4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附件:

  1.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2.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3.专项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