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期间,气温高、湿度大,部分妈妈说自家吃奶粉的宝宝,经常出现便秘,严重时甚至一周才排便一次。医生说,这时宝宝便秘大多属于功能性便秘,一般经过饮食调理等可以痊愈,同时要走出“进口奶粉肯定更好”的误区,根据宝宝体质选择适合的奶粉。
多喂开水有助“解秘”
近日,总有母亲抱着五六个月大的宝宝到医院就诊,这些母亲因为母乳不足等原因,长期给宝宝喂食奶粉,有些人还选用了价格较高的外国进口品牌奶粉,无奈宝宝总是出现便秘问题。
小儿的胃肠道体系没有发育完全,又需要摄取很多食物才能跟得上快速的生长发育。“对于牛奶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而言,牛奶粉缺乏母乳中协助消化的成分,大量没有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堆积在肠道中,容易导致上火,这种上火就会表现在便秘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王新芳说。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解秘”的关键。由于宝宝进食少,水分摄取相对不足,但消化食物要吸收液体,很容易导致大便减少、变稠。因此,多喂服白开水是最实用的“解秘”方法,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地给他喝一些橙汁、梨汁等,但不要用饮料代替果汁。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应该少吃容易致便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应该多吃菠菜、黄瓜、西瓜、香蕉等富含纤维素、有助于排便的新鲜蔬果。还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除奶粉以外,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尽量喂食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腻。
平时要多给宝宝吃些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小点心,还可以给宝宝喂食一些煮稀烂的芝麻杏仁糊,“粗粮和果蔬中的纤维素能促进宝宝的肠胃蠕动,还可增加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使便便易于排出。”王新芳说。
一般来说,宝宝3~4个月时,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宜在进食一定时间后让孩子排便。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早晨主食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奶粉应按宝宝年龄调配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倾向,认为进口的奶粉一定要比国内的奶粉好,吃起来更“放心”。“其实不然,因为国内宝宝的体质与国外宝宝的不同,所以中西方奶粉氨基酸结构上存在差异,最好还是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奶粉,而不是盲目跟风。”王新芳建议。
然而,市面上成千上百的奶粉品种,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许多妈妈认为选高营养的奶粉就对了。实际上,并不是奶粉营养含量越高就越有利于宝宝健康,契合营养需求、能够被宝宝吸收的才是适合的。“研究显示,中国的宝宝比较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中国妈妈可仔细比对下奶粉中这3种维生素的含量。”王新芳提醒说。
奶粉买回家,在冲调奶粉时,有些妈妈会觉得奶粉调得越浓越有营养,这也是一个误区。王新芳说,奶粉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严格按照比例调配。宝宝的胃功能跟年龄挂钩,不能完全吸收浓度过高的奶粉,尤其是其中的蛋白质,这些不被吸收的物质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腹胀、腹泻、便秘等,给营养吸收带来障碍。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
通讯员梁健桃
宝宝“解秘”食疗方
芝麻杏仁糊
材料:芝麻、大米各90克,甜杏仁60克,当归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者打成粉末状备用,当归水煎取汁,调入适量药粉、白糖,煮熟服食,每日1次,连续服食5天。
功效:这款芝麻杏仁糊可以帮助宝宝养血润燥,对于习惯性便秘有一定的作用。
蔗汁蜂蜜粥
材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
做法:将大米煮粥,待熟稍凉后调入蜂蜜、甘蔗汁即可,每日1次,连续服食3~5天。
功效:这款粥可以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热病后津液不足所致大便干结的1岁以上宝宝。
银菊粥
材料:金银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金银花、杭菊花择净,水煎取汁,放入淘净的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沸即可,每日1次,连续服食5天。
功效:这款银菊粥可帮助宝宝清热泻火,适用于热结便秘、口臭的宝宝。